FT社评:理性解读企业并购回暖
投资银行家和律师们一直在努力鼓动并购交易,他们满怀希望地谈到,相信近期内并购活动将会很兴旺。或许有一些证据显示,在经过犹如漫长冬季般的停滞之后,并购交易的确变得活跃。过去一周出现了多起大手笔的收购交易,其中规模最大的要数Charter Communications对时代华纳有线(Time Warner Cable)发起的610亿美元敌意收购,另外还有三得利(Suntory)同意以160亿美元收购美国威士忌制造商Beam Inc。
其实2013年并购活动就小有起色。Mergermarket的数据显示,从2008年起,由于企业紧缩支出和减少负债,并购活动陷入低迷,但在2013年前三个季度,全球并购交易的价值稳步增长,期内并购交易总额同比增加逾5%。
在经济周期的现阶段,人们可能预期企业并购交易数量会出现回升。当前,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大量现金,利率依然处于极低水平,这让企业可以通过发债筹得廉价资金。
企业捂紧资金是它们对消费需求缺乏信心的结果。并购交易复苏(即便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不完全复苏)或许有望改变企业的态度。实际上,现在有迹象表明,投资者终于开始要求企业拿出部分资金投资,以推动业绩增长。
收购方愿意为目标企业支付高价,也是信心的体现。三得利由于对Beam的估值达到了后者营运现金流的20倍,而面临信用评级下调的风险。持有大量现金的谷歌(Google)拟以32亿美元收购Nest,其对这家智能家电公司的估值达到该公司营收的21倍。如果老板们担心未来不景气,他们是不会进行这些收购的。
然而,人们也不应过度解读最新这波收购潮,原因有以下几点。首先,这并非正常的全球性周期。一些欧洲经济体(尤其是法国和意大利)仍存在增长缓慢的问题,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阻碍了新兴市场的增长。现在并没有出现全球大增长的局面。
第二个原因与此相关,登上媒体头条的竞购和交易新闻,比如Verizon以1240亿美元从沃达丰(Vodafone)手中买下自身移动业务的45%股份,目标公司都位于经济前景最明朗、也最有利的美国。本周的收购活动符合这种趋势。
资产买卖交易本身是一种对投资者没什么用、意义不大的活动。的确,当前并购潮中的许多交易似乎是出于行业考量,而不是纯粹想要通过杠杆魔力来赚取手续费或创造虚幻的价值。但目前尚不清楚,企业是否已经有信心投资于核心业务并扩大企业活动。就推动复苏而言,这从根本上来说是更为重要得多的因素,它关系到“动物精神”的运用。
即便是在美国,当前企业投资水平也只是略高于2008年。企业固定资产的平均使用年限为21.7年,是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最漫长的。许多企业仍在回购股份,也表明它们仍然保持谨慎。
尽管如此,并购活动突然增多应被视作企业信心稳步上升的表现。只要资产转移到那些能够最有效利用它们的企业手里,并购活动就对经济有利。
然而,这些交易本身并不标志着动物精神的回归,这种精神将刺激企业活动大幅增加。要想让这种动物精神回归,企业必须在自身以及彼此身上投资。
话虽如此,与过去几年相比,并购银行家们现在有了更好的故事来向客户进行推销。他们的步伐透出了春的轻快。
https://www.richdady.cn/news/item-394.html
页:
[1]